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並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製等要求。介電溫譜測試公司下麵介紹一下步驟和順序
傳感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係統化、網絡化。它是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製的首要環節。傳感器的存在和發展,讓物體有了觸覺、味覺和嗅覺等感官,讓物體慢慢變得活了起來。通常根據其基本感知功能分為熱敏元件、光敏元件、氣敏元件、力敏元件、磁敏元件、濕敏元件、聲敏元件、放射線敏感元件、色敏元件和味敏元件等十大類。
傳感器在檢測時,應該按照以下檢測順序進行:
1.傳感器征兆判斷
推斷可能發生故障的部位。
2. 用解碼器檢測傳感器
確認被懷疑的傳感器在解碼器中是否有故障碼,並在數據流中加以強化判斷。
3. 傳感器周圍的檢查
為防止不是因為傳感器本身故障而導致的傳感器誤判,要首先對懷疑的傳感器部位進行外部檢查,看是否有短路、斷路、髒汙、脫開、連線、水泡、腐蝕、氧化、接觸不良、傳感器變形等情況。
4. 外部電壓、搭鐵及線束導通的檢查
為防止無源傳感器由於沒有供給電源而導致不能正常工作,要首先對外部電源進行檢查。例如,霍爾式曲軸位置傳感器如果沒有12V 或5V 電壓的供給,傳感器是不會有信號輸出的。如果電源和搭鐵不正常,就要溯本求源,檢查線路。
5.傳感器本體檢查
主要是外觀檢查和電阻檢查,不用連接外部電路。針對能夠進行電阻測量的傳感器,如可變電阻式傳感器、磁電式傳感器,可以直接進行電阻的測量。例如,輪速傳感器電阻檢查可以關閉點火開關,,拔下傳感器連接器,檢查前後輪的輪速傳感器端子電阻,應均為1.0~13kΩ。同樣,節氣門位置傳感器、磁電式曲軸位置傳感器的電阻和電阻變化的平穩性,可以用萬用表的電阻擋直接測量,從而判斷傳感器是否正常。
6.傳感器輸出信號檢查
輸出信號檢查主要是將傳感器連接到外部經檢查已經是正常的線路中,或是額外提高傳感器工作條件,來對傳感器輸出信號進行檢查的過程。輸出信號檢查,應該是檢測結果比電阻檢查更前進了一步。這是因為電腦要接受的就是輸出的信號,而不是傳感器本身的電阻。傳感器本身電阻正常,輸出的信號不一定正常。
因此,不論是有源傳感器,還是無源傳感器,都可以在模擬工作狀況下,進行輸出信號檢查。需要說明的是,無源傳感器必須在正確供給工作電源的情況下,才可以對傳感器輸出信號進行檢測。輸出信號的檢查可以使用萬用表的電壓擋或電流擋進行,但使用汽車專用萬用表對輸出信號隻是作簡單的判斷,更準確地判斷輸出信號可以使用示波器來進行。